上虞供销:绿水青山间的“红背篓”情怀

【 文章作者:绍兴日报 文章来源: 点击次数:3011 市社概况录入:网站管理员    责任编辑:网站管理员  】

    编者按: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结合开展“走基层、强四力”活动,3月起推出“先行者的风景——建党百年全媒体新闻行动”,聚焦各领域各区域各层面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的新探索新成果,组织全媒体记者开展调研式、体验式、行进式报道。从3月8日起,《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绍兴电视新闻频道、绍兴广播新闻频率和“越牛新闻”客户端、绍兴网等平台统一、同步推送相关报道,传播绍兴好声音,奏响时代最强音。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一辈供销人走村入户、跋山涉水,用背篓把商品送到千家万户,锻造了宝贵的“红背篓精神”。

    改革开放后,“背篓商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红背篓精神”依然激励着供销人。

    上虞区供销合作总社是全国基层供销社的排头兵,总社党委在今年“七一”前被授予“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在新时期,上虞供销人传承“红背篓”精神,以服务三农、振兴乡村、助推共同富裕为己任,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盘活利用闲置资源、“三产”融合发展等方面,为浙江、全国贡献了宝贵经验。

    夏至时节,万物繁茂,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先行者的风景”全媒体采访团深入上虞乡村,倾听供销人在绿水青山间的铿锵足音。

    6月23日,上虞区驿亭镇舜利水晶杨梅专业合作社社长、59岁的应胜利,将最后一箱杨梅打包发往深圳后,露出一脸憨笑,“像打了胜仗一样开心”。今年是杨梅大年,他家100多亩杨梅,不到半月便销售一空。不光是应胜利。在“二都杨梅”主产区驿亭镇,约有80%的杨梅,在采摘前一星期就被预订。

    从“卖不动”到“卖脱销”,上虞梅农跨越了近30年来最艰难的一道坎。

    这一跨越,与上虞区供销合作总社的先行探索有关。2014年开始,作为浙江省首批7个试点县(市、区)之一,上虞区全面实施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绿水青山间,演绎着供销人不变的“红背篓”情怀,转型发展的精彩故事不断上演。

 

乡村又见“背篓人”:

一颗杨梅的希望

    6月23日凌晨3时许,应胜利挑起竹篮匆匆往后山赶。“黄梅时节家家雨”,他要赶在说来就来的暴雨前,抢收最后一批杨梅。要是往年,他可没这个劲头,“那时杨梅烂在山上,也懒得去捡。”2013年,他家100多亩杨梅树正值盛产期,因为缺少销路,就一茬一茬落到地上。

    应胜利的无奈,是当时上虞梅农的集体表情,也是“二都杨梅”产业发展的困境。梅“贱”伤农,痛在供销人心里。

    驿亭一带,几乎家家有百年杨梅树,因古时行政区划属“二都”而得名“二都杨梅”,相传曾为慈禧喜爱的贡品。上世纪90年代初,应胜利等一批梅农,运用嫁接技术育苗,实现杨梅规模化种植。2013年,“二都杨梅”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但一颗好杨梅,要赢得一个好市场,靠农民一己之力,难以实现。破解杨梅滞销的难题,关键是创新“供”与“销”的对接方式。上虞区供销总社在与驿亭镇政府多次会商后,于2014年的杨梅季,抽调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年轻骨干,开展驻村服务,首个服务点就设在舜利水晶杨梅专业合作社。

    “大家奇煞哉,半夜三更,电灯还煞煞亮,在弄什么名堂?”应胜利至今还记得,当时村民们像看西洋镜一样跑到他家里围观。

    那些天,这群年轻人白天帮着挑选、包装杨梅,晚上手把手教梅农上网。“一个小时就能卖出上百斤。”村民们开了眼界,争相学着干。

    教会梅农线上卖杨梅,只是第一步。要根本上解决“销售难”,还得整体规划。上虞区供销合作总社举全社之力,加快构建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重塑渠道优势。完善“区、镇、村”三级农村电商服务网络,实现全区村级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区供销总社与顺丰速运达成合作协议,“从枝头到舌尖”24小时基地直发模式,物流速度提升20%。

    强化品牌运营。打造“政府推动、产地直供、平台运作”合作模式,从包装设计到平台运营,由区供销总社提供一揽子品牌营销服务。联手“二都杨梅”“谢塘翠冠梨”“丁宅水蜜桃”等传统特色农产品主产乡镇,抱团营销,打响上虞“四季仙果”品牌。

    优化流通格局。依托连锁经营、农村电商服务、城乡农贸市场“三张网络”,从城乡一体、同城同价、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等方面入手,优化流通新格局。近三年,上虞区供销合作总社农产品销售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群年轻的“背篓人”,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让梅农看到了“梅”好的希望。驿亭镇农合联理事长徐杭惠介绍,这些年,杨梅价格始终保持在每公斤10元以上,亩均增收5000余元。村民种杨梅的积极性水涨船高,以致今年杨梅苗也供不应求。

为资源“作嫁”:

一家老茶厂的重生

    历经数十年发展,供销社积累了丰厚的资源。但随着时代变迁,供销职能的转换,一些老旧资源被闲置。

    如何把这些资源“嫁”出去,产生新的效益?这又是上虞区供销合作总社转型发展、服务三农面临的新课题。

    2018年初,上虞区供销合作总社在绍兴市率先开展农村闲置房屋激活试点工作,首个试点选在丁宅乡上宅村芋艿湾自然村。1800平方米闲置农房变身风情民宿,芋艿湾一跃成为“网红打卡地”。这一试点的成功,为激活乡村闲置资源提供了启示。

从乡村发展需求切入,“活化”更多老旧资源,上虞区供销总社迈出了与乡镇合作的新步伐。下管镇老茶厂的“作嫁”重生,无疑又是一篇得意之作。

    在下管镇的集镇中心,有一家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茶厂,废弃多年。2018年底,上虞区供销合作总社着手谋划农村老旧资产盘活工作,这家旧茶厂的改造被提上议事日程。怎样改造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区供销总社专门听取下管镇政府的意见。

这一“听”,“听”出了重生的希望。

    位于四明山麓的下管镇,百年管溪穿镇而过,自然环境优越,一些越野、航模爱好者慕名而来。下管镇一直想引进这类赛事,提振乡村人气。但由于集镇缺少酒店等硬件配套,招商一度受阻。

    眼下,一方有资源,一方有市场,双方一拍即合,商定将茶厂改造成酒店。在保留茶厂建筑风貌的基础上,植入下管镇打造“科技运动小镇”的功能需求,今年1月,“曦溪印象”度假酒店一期项目营业。

    效果立竿见影,长三角越野嘉年华、长三角航海模型冠军争霸赛等相继在下管镇举办。今年上半年,下管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相当于过去一年的接待量。

    “供销社将老茶厂改造成酒店,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下管镇党委书记马百根说,去年改造项目启动后,镇里借势引进各类赛事,举办计划排到了明年6月初。

    酒店与赛事相辅相成。下管供销社主任陈勇介绍,“曦溪印象”开业以来,平常的入住率60%以上,节假日一房难求,二期项目已打算提前实施。

    老茶厂“嫁”出了共赢成果,也“嫁”出合作新空间。最近,下管供销社联合下管镇4个村,组建文化产业公司,除承接各类赛事外,还营运乡村山货节等传统节会活动。

    更大范围的资源“作嫁”,在全区范围内推开。依托供销“区、镇、村”三级网络,上虞区供销合作总社托管上虞区产权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建立闲置资源数据库,推动资源与资本无缝对接。到6月底,上虞区产权交易有限责任公司累计入库闲置农房近6000幢,累计激活鉴证近4000幢。

    一栋栋闲置老厂房、老宿舍、旧民房变身养老中心、乡村综合体、风情民宿……目前,仅养老中心,上虞区供销合作总社已拓展到全区11个乡镇。

新的舞台:

一个农场的成长

    扎马尾辫,穿平底鞋,着修身黑套装,前脚还在为江西观摩团介绍农商旅融合发展经验,后脚转进大棚指导农创客诊治猕猴桃烂叶病……记者见到上虞大通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友娣时,她正忙得不可开交。

    大通农场位于“江南蚕桑之乡”上虞区丁宅乡,集采摘、餐饮、观光、休闲、科研等功能于一体,是全国供销系统的一片试验田。2015年,上虞区供销合作总社牵头成立“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以来,大通农场成为上虞区供销总社服务三农的新舞台,成为全国供销总社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试点的新样本。

    胡友娣与大通农场结缘,并非偶然。胡友娣原是章镇镇小草湾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过去十多年,她带领农民把红心猕猴桃“种”进G20峰会,一举打响章镇红心猕猴桃品牌。但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土地、科技、服务、管理等方面受到制约,要进一步发展,她感到心有余力不足。

    如何更好地服务种植大户创业创新?这个问号打在供销人心里。发展美丽田园综合体项目,正是一个探索方向。

    2015年,上虞区供销合作总社主动找到胡友娣洽谈合作方案。“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充满发展未来农业的想象空间。”这正中胡友娣下怀。在区供销总社的支持下,经过6年探索实践,胡友娣和她的大通农场育出累累硕果,全国各地慕名来取经的团队络绎不绝。

    产业更“融”,综合效益高了。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一条龙发展,大通农场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

    机制更优,合作关系紧了。从服务链、产业链各环节切入,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与基地农户、农民合作社“同坐一条板凳”,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农场已带动周边1万多户农户累计增收9000多万元,实现了农场壮大与助农增收的共赢。

    功能更全,带动作用强了。在发展生产、壮大产业的同时,大通农场参与村庄整治、农房改造等,培育生态旅游、乡村体验等新的消费需求。推出认领大棚、专家指导、免费住宿和信贷支持等一揽子扶持、服务举措,孵化农创客。最近两年,已有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创客从这里学会技术,返乡创业。

    这片试验田里,又诞生了一个新项目。在大通农场,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新品种试验示范区正在加紧建设。未来,这里将运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实现智能种植,发展智慧农业。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我的职业梦想是让农民轻松、快乐地赚钱。”胡友娣朴素的话语,犹如一束光,照亮她对“美好农业”的向往,更点亮了供销人的“红背篓”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