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上虞区供销社:数字共富平台将供销服务触角延伸至户

【 文章作者:中华合作时报 文章来源: 点击次数:3348 市社概况录入:网站管理员    责任编辑:网站管理员  】

     “供销合作社是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是助推农业发展、富裕农民、繁荣城乡的重要力量。上虞以数字化改革为主线,建立了全省首个‘三位一体’乡村版共富平台,旨在扩大数字化现代流通网络覆盖面,充分发挥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性服务功能和公益性服务作用,推动上虞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共同富裕。”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供销合作社负责人说。

 

      一个新平台 共富助推器

 

     “以前我的父母买米、油等生活用品要去离家几公里外的乡里,还得自己扛回来。”在上虞百官城区做服装销售生意的张银娟说,“现在只要在‘为农商城’下单,城乡同价,所需物品就能及时送到丁宅乡缸岙村大齐自然村父母家中,省钱又省事。”

 

      张银娟口中的“为农商城”,是浙里“三位一体”共富平台“三侬供销”APP。浙里“三位一体”共富平台(丁宅站)的建立,解决了山区农资不足、购物不便、农民自产剩余农副产品销售不易等难题。

 

      丁宅乡是远近闻名的“仙果小镇”。全乡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6000余人,60周岁以上人口3400余人。和其他山区乡镇一样,这里的村民进城添置生活用品,或城里的子女想给家中老人送东西,相对路途遥远,很不方便。

 

      去年,针对丁宅的乡情、农业发展情况,聚焦群众问题和需求导向,上虞区供销合作社以“数字浙江”为背景,持续深化“三位一体”改革,率先探索具有供销辨识度的共同富裕未来乡村,让为农服务“看得见、摸得着”。

 

      目前,区社在平台上已上线八大特色应用场景,包括先锋引领、为农商城、幸福养老、再生资源回收、新农园地和农民学院、产权交易、信息时讯等,同步开发了APP、小程序、网页端,成为展现农合联实体化改革的新窗口。平台内所有商品和服务都由供销合作社下属的超市及公司供应并组织配送,将供销应用场景的触角向进村入户延伸,打通服务的“最后100米”。

 

     “头发长了,下个单,理发师就会上门来,价格还实惠。”上宅村80多岁的丁菊仙老人深有感触。“服务人群最边缘,服务内容最全套。”上宅村党总支书记丁孝章说,小农、散农还可以在平台上提交农事需求、发布农事资源,通过数字化手段,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农事供需失衡难题。

 

      一方新舞台 共富孵化器

 

      远看青山叠翠,近观花开枝蔓。一进入位于丁宅乡的大通农场,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农场里新品种培育基地空无一人,走进连片的智慧大棚,瞬间有了暖意。“保温都靠这些‘帘子’,它们是用特殊材质做成的,保温性能良好、柔韧度高。”技术员一边用遥控器收起“窗帘”,一边介绍。植株适宜的温度一般在15℃以上,这些“帘子”就是冷天里保温神器——白天收起来让大棚透光,晚上张开保温。

 

      这个占地面积1680平方米的新品种培育基地是上虞区社打造的浙里“三位一体”共富平台的重要一环。基地利用物联网设备、相关可视化技术,建立种植生产的相关数据库,将数据进行动态可视化管理,滴管浇灌、营养液培育。因为用了许多前沿科技,也被誉为“未来农场”。

 

      基地的技术员就算在外地出差,也不影响他们在线上照顾这些长势喜人的秧苗。“只需打开手机,通过系统操作,就能给这些苗输送营养液。”技术员朱建明介绍,新品种培育基地分为成熟品种展示区、新品种试验区、新品种中型培育区、植物工厂和蔬菜研学园艺区等区域。除成熟品种展示区外,培育基地内多是空中廊架栽培、平铺式管道栽培、A型水培叶菜栽培、荷兰模式等国内外先进的多种无土栽培模式。在培育试验新品种的同时,还能推广种植新技术。

 

     “有意愿发展采摘观光农业的村民,随时可以来学习新的种植方式。”浙里“三位一体”共富平台负责人周茜楠说,共富平台打通产、供、销链条,一站服务、一屏办理、一网贯通,为农民提供全天候线上线下服务,通过数字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

 

      基地内一间玻璃房便是植物工厂。“工厂内的植物生长速度比外面培育区快多了。”技术人员说,通过手机设定,可严格把控工厂内的温度和湿度,及时补充营养液。一些品种会先在植物工厂内试种,再在培育区进行试验,然后才会推广到附近农户的田里种植。

 

      基地从2021年7月开始,成功培育了甜瓜、樱桃小番茄等10多个新品种,已在周边农户推广种植十余户,推广面积100多亩,农产品收益较本地传统品种增长一倍。农户丁亚青说,她从基地学到了技术,引入一批培育好的紫叶生菜种到自家的田地中,收益很可观。

 

      在发展生产、壮大产业的同时,大通农场积极参与村庄整治、农房改造等,培育生态旅游、乡村体验等新的消费需求,并推出了认领大棚、专家指导、免费住宿和信贷支持等“一揽子”扶持、服务举措,孵化农创客。目前,已有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创客从这里学会技术,返乡创业。

 

      一座新智谷 共富引擎器

 

      螺旋桨搅动空气,掀起地面点点尘土,农用无人机在大通农场550亩农田半空中悬停了一会儿,按照编制好的线路进行喷洒作业。田埂边,上虞区社“飞防联盟”成员董晨杰轻松操作着遥控手杆与手机,观察屏幕中无人机的飞行情况。

 

      近年来,上虞区社以“建设一个农场、带动一方农业、传递一种理念”为索引,坚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从品质把控到新品种培育、从水果种植到花卉育苗、从经济作物到优质粮食作物种植,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加大创新力度。

 

      作为全国供销总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大通农场开启了“高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数字农场模式,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蔬果产业开发、地区特色文化体验观光等全产业链覆盖,实现了新品种推广种植和公司保价收购,形成了完整的产、供、销“零风险”发展体系,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全方位构建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未来创业场景,正发挥着共富路上的“样板”作用。

 

      不远处,总投资1.53亿元的四季仙果·数字农业综合体项目建设正酣。该项目集数字农业管理中心、小镇客厅、智能保鲜储藏平台、“四季仙果”展销平台、乡村创客平台、农旅体验综合体平台及配套餐饮休闲服务区等功能于一体。其中,数字农业管理中心作为承载上虞“四季仙果”产业数字化示范建设项目的综合平台,将对产业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

 

     “投运后,设在大通农场内的浙里‘三位一体’共富平台服务大厅会及时搬入数字农业综合体内。”上虞区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三位一体”共富平台最显著的特点是可推广复制到虞南所有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