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问题,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供销合作社依托下属大通养老公司,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的多元共建机制,积极打造“区域性晚晴餐厅+村(社区)助餐点+配送餐车”的三级助餐服务模式,用心办好老年人每日“食”事,助推全区老年助餐服务从“解难题”向“提品质”升级。
运营“晚晴餐厅”,办好便民“长者饭堂”。在全区共运营南丰社区中心、鸿雁未来社区、文化社区中心等10家“晚晴餐厅”。依托上虞区供销合作社集体优势,建立中央厨房标准化供应链,由区系统社有企业配送每日生鲜和副食品,保障食品安全健康。如去年11月新开业的鸿雁未来社区餐厅,面向社会开放,针对 60 周岁以上长者,特别定制三菜一汤营养套餐,85周岁及以上的长者仅需5元/餐,目前餐厅日均服务量突破100人次,累计服务人次达1.4万人;创新推出营养均衡、低卡饱腹的减脂餐,搭配体脂检测和营养咨询增值服务,开创社区健康饮食服务新模式;在餐厅适时开展膳食科普讲座等活动,将助餐场景延伸至健康生活方式传播平台,推动“养老餐桌”向“品质生活圈”升级。
拓展助餐点位,守护长者“舌尖健康”。在上虞区社负责运营的各镇街级居家养老中心站点开设助餐点,打造合理、方便的助餐服务网络,目前全区已建成31个助餐点,覆盖26个社区、行政村,日均服务老人近900人次。通过“政府补一点、乡镇贴一点、社会捐一点、老人掏一点”的运作方式,破解运营难题,保持持久惠民能力,对全区80%的助餐点安装视频监控,完成“阳光厨房”改造,全面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如今年新完成提质升级的永和镇“乐和”厨房,以“晚晴餐厅+送餐入户”为服务模式,可满足约1500份老人午餐的同步清理、加工、烧制、打包、配送;聘请专业营养师,设计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适老化菜单,通过统一采购、集中烹饪,确保餐品安全与营养均衡;针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特殊群体,提供少油少盐的定制化健康餐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手机端订餐服务,由网格员与志愿者组成配送队,确保饭菜30分钟内“热气上桌”,通过“一餐热饭”串联起邻里互助网络,激活社区自治活力。
优化上门服务,打通送餐“最后一米”。整合系统自有农场、社工站等资源,承接全区80%的助餐服务,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闭环保障体系,组建6支共48人的志愿者送餐队伍,为刚需老人提供送餐到户服务,目前送餐队伍覆盖22个村、社区,日均送餐到户200余份。探索标准化送餐服务方案,定期开展志愿者应急培训,做到定时取餐、定点送餐、定心陪餐,有效提升农村老人生活品质。如谢塘镇“跑小二”志愿送餐队伍,是全区首支公开招募的志愿送餐队伍,包含党员、村民代表、热心群众等社会力量,送餐员兼任健康检测员与情感联络员,在送餐过程中融合生活缴费、代买药品、爱心陪聊等关爱举措,及时解决老人在生活各方面的实际难题,以“送餐+关怀”的双重服务模式,解决农村分散居住带来的养老问题,为基层治理注入温情力量,实现从“舌尖”到“心尖”的关怀。(2025年06月24日中华合作时报第003版)
|